哲学评鉴

Chinese Philosophical Review

最新录用               论文存档               综述与书评              投稿              编辑部


回首页

欢迎投稿!

本刊自2022年4月起采用新的投稿系统: https://easychair.org/cfp/cpr2022 (如果不熟悉easychair,参考投稿指南。) 如果有任何问题,欢迎与本刊联系: zhexuepingjian@outlook.com (主); cphilpapers@gmail.com (备)     

作者指南

一、限于人力,同一个作者一年内可以最多给《哲学评鉴》投稿四次。但如果您的投稿正在评审过程中,请暂时不要再投稿;《哲学评鉴》一次只接受一篇投稿。(请从 easychair系统投稿

投稿人在投稿时应提供匿名化处理的投稿论文,建议宋体,五号,1.2倍行距,标注页码,方便审稿人阅读,参考文献需在文末单独列出。

二、在投稿之前,确保论文适合盲审:没有部分或完整地公开发表过(可以是在投某官方期刊、或被录用但尚不会在3个月内刊出),没有在文中透露或暗示任何身份信息(包括暗示自己是教授、留学生、在著名期刊发表过论文,等等)。

三、在投稿之前,确保论文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风格和格式。《哲学评鉴》只考虑研究性论文(research articles)和讨论(discussion notes)的投稿。综述和书评暂时只接受邀请稿(如果作者自荐,可先发个人简历给协调人)。论文领域不限,摘要不超过500字,关键词3-5个。关于参考文献,投稿时任何常见的格式(比如MLA)都可以。录用后需要换成本刊要求的格式。关于字数,《哲学评鉴》不作要求,但建议在论题和论证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精简。同时需要注意,文章越长,编委和审稿人对其学术重要性的相应期待和要求也就越高。

四、在录用之前,请作者与编辑助理联系一切稿件相关事宜,不要与责任编辑直接联系,以尽可能避免责任编辑带着偏见处理稿件。

五、收到审稿意见后,如果作者觉得审稿人对自己的论文有粗暴的误解,可逐条详细反驳。如果责任编辑觉得反驳合理,将找第三个审稿人评审。如果作者对第三个审稿人的审稿意见仍然不满,责任编辑将遵循国际学术期刊审稿惯例,不再处理,请理解。(注:作者觉得审稿人没有读懂论文,是常见现象。这不一定意味着审稿人对论文有误解,也可能是因为作者表述不清楚,或表述虽然清楚,但没有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。)

六、只要在新系统里查到投稿,就算投稿成功。系统会自动发确认信,可能在作者email的垃圾信箱,也可能被作者的email过滤掉了。工作日15天内没有收到退稿信或投稿系统里没有查到Awaiting responses from reviewers,请及时email联系编辑助理。在投稿后70工作日(涵盖初审+外审)内没有收到编辑部决定,请及时email联系编辑助理。如果编辑助理在48小时内没有回复,请直接联系协调人。

七、录用之后,请作者按照《哲学评鉴》要求对论文进行校对。

八、以上几条适用于《哲学评鉴》所有编辑和审稿人。责任编辑(每个编辑每次轮值4个月,1年才会轮值一次)在轮值时不得投稿,不能以任何方式处理自己的稿子(每篇录用的稿子都会注明责任编辑的姓名,以防止编辑刊发自己的论文)。

审稿流程

一、收稿后,编辑助理需要在48小时内做两件事:a. 如果稿件没有匿名,发回请作者重新处理;b. 确认稿件匿名后,编辑助理将带编号的稿子发给责任编辑。

二、责任编辑收稿后进行初审。初审时必须回避知道作者身份的稿子,改由另一个责任编辑处理。稿件如不通过初审,责任编辑需要简单说明退稿理由,发给编辑助理。由编辑助理转发给作者。

三、通过初审后,责任编辑将找到两个论文相关领域的审稿人进行审稿。如果审稿人知道作者身份,必须拒绝审稿。

四、外审的审稿期限为2个月。第55天,责任编辑会向审稿人发送提醒。有时候审稿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。在这种情况下,审稿人需要在deadline之前告知编辑。

五、审稿结束后,审稿人向责任编辑提交审稿意见,并做出个人建议:录用、有条件录用、小修、大修、或拒稿。《哲学评鉴》建议审稿人即使认为论文达不到发表要求,也要尽可能向作者提供如何改进论文的建议(这会有助于年轻的作者)。如果建议录用,审稿人需要简单解释为什么如此建议(主要是说明这篇论文的风格优点和实质贡献)。这个解释将随论文一起发表(审稿人自己决定是否实名发表审稿意见)。

六、责任编辑根据审稿意见做出决定(录用、有条件录用、小修、大修、拒稿),并告知编辑助理。编辑助理转告作者。